●抓住精神的力量-禪定生慧
學過物理、化學的人都知道,兩個不同的物質如果發生物理變化,再怎麼變,還是會保有它原來的特性。但若是起了化學變化,就會變成另一種物質了。比如氫和氧的結合會產生水,這種化學變化就是精神的變化。

在人間,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錯綜複雜的人事物,所以在精神方面一定要超越,不要被「物質」所奴役。也就是要懂得以「精神」來運用「物質」,而不是被「物質」所用。我們透過五官對外界的接觸所傳遞回來的訊息,常會造成意識上的執著。

如何避免這些執著?就是要瞭解內在自性所發出來的訊息。但如果你不夠清淨,就不能瞭解這些內在的資訊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今天一大早起床,就無緣無故地感到非常高興,就要好好把握住今天,因為這就是內在訊息告訴你今天會很幸運,所以要懂得抓住今天這個機會。

在禪定中如果能精神統一,就能感受到自性本體所發出來的訊息,那不是一種語言,但是你會知道它的意思,也會知道該怎麼做,所以有空的時候要多多禪定,因為禪定能夠生慧,「定」、「慧」是一體的。

摘自http://zenbuddhist.pixnet.net/blog/post/28980816

●身心舒壓禪—課後回想

禪修班學員分享

1. 我對未來的方向感到緊張及不確定,禪修後情緒變的比較穩定、看事情的態度也比較順其自然。身體以往的胃痛也好很多,
感謝老師及大家。
2. 小時候很皮,有被父母送去禪修過!這幾週禪修以來,發現自己有很大的改變。因為我算是一個很外向、心浮氣澡的人。
參加之後發現,有很多方式可以讓自己在心浮氣澡時沈穩下來,最大的收獲是從觀照自己中,重新了解自己。
3. 透過禪坐發現可以使自己緊張的情緒安穩下來。在禪修班也發現,這裡的老師、義工、包括攝影,都很用心,會後還有點心。

●人生服務,服務人生

張心華/總務組

有一次上課前,我擔任義工做著小小分擔工作,那天內心卻是充滿快樂與喜悅,心情特別好!可能是本著服務的好心情,那次課堂上的禪坐中,竟沒有任何惱心與雜亂的思維!在一個安靜的氣氛下,意識好像進入一個浩瀚的空間!身體如棉花那麼輕柔,內心很安詳,當下沒有感覺腳的任何痠麻,那種感覺很舒服!舒服到下課後都還眷戀著那種安詳的感覺!

這次的經驗,讓我體會到為大家服務的心,原來可以打開物質與空間的隔閡。充滿愉悅的心,竟把身體與意識與干擾變不見了,而進入一個初定的階段。這種美好的經驗,願與大家分享,希望你們有比我更好的體驗。

●答客問 文/覺妙美蓮

Q:禪修可以治躁鬱症嗎?

A不論是躁鬱症或憂鬱症的人,會在心裡不斷用負面思想來蓋房子,一直蓋到沒有空間的時候,往往就會走上自殺一途,躁鬱症/憂鬱症是一種意識層次的疾病,若能修禪,開發出心靈的光明能量,自然就能克服黑暗的負面意識,不藥而癒,原理很簡單,即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磁場,大小差別而已。對鬱症患者而言,如果能利用禪定,產生正向的力量,來淡化患者原有的負面意識,最後可以完全消除掉(清淨),這種效果就像是錄音帶被消磁一樣。禪,是治療憂鬱症的最佳良方。

台北市特殊教育關懷協會  台北市特殊教育關懷協會 http://se20130630.pixnet.net/blog
粉絲團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peisecasupport


Q7:如何增強自己修禪的信心?

A:應該要瞭解我們為什麼要禪修。一般人都是糊里糊塗地生活,忙忙碌碌地不知在忙什麼;禪修可以讓自己活得很快樂很自在,生活、工作、各方面更圓滿。要內心先有淨土,才能與淨土相應;所以平時要多親近善知識,多到道場(平時修行的場所)上課、禪定,讓自己的頻率時時對準光明,自然就會更有心得而產生信心了。

美蓮老師諮詢信箱: zen.abc@msa.hinet.net

文章標籤

ASchan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●教養與仰角—親子關係 口述/黃淑姬 文/高毓霠
從事高中教職四十年多年的黃淑姬,是一位標準的職業婦女。面對現代女性必須扮演多重角色的甘苦有著深刻的感受。多年來,不論在職場、妻子或是母親的位置,她總秉持「禪的精神智慧」來經營及應對生命的各種挑戰課題。

「一心生萬法,當心能定下來,定中生智慧,便能從迷惘困境中超脫,甚至能輕鬆的釐清所有的事情,做好正確的取捨與決定。」她笑著說。「每件事情的發生,都有其考驗,不論是順考或是逆考,對於靈性都是一種成長。」她分享,透過禪修的轉化,不光是自身能以海闊天空的態度來圓滿事情,更因為善的磁場轉化,帶動了全家整體的改變。母親的起心動念,其實對一個家庭有著極大的影響力。她建議,可以從三個面向來強化職業婦女的正面能量。
印心佛法-禪與松

第一,就是要照顧自己的身體,她提到:「母親是沒有生病的權利。」一個家庭的精神支柱除了父親之外,母親也是很重要的角色。當母親生病,便會影響整體家庭正常的運作。一位母親不僅要擁有健康的身體,處理生命大小事務,其實都需仰賴極高智慧。如何擁有智慧,也與「心」脫離不了關係,因為心的清淨可以產生智慧的能量,不論自己擔任什麼樣的角色,秉持著清淨智慧的心,「凡事都能看得到、看得懂,還能看得透」,做起事來自然都能遊刃有餘。

黃淑姬強調,母親還要對生命具有真正了悟的態度,禪修可以讓腦靈活、心輕盈。「當心輕鬆,就沒病苦;當心輕巧,就不會爲我執、法執所困,自然而然可以掌握每個瞬間際遇,懂得把握當下!」她笑著說。面對工作、家庭、孩子,除了要具備傳統道德,也需要以現代化的生活觀,來經營家庭。

黃淑姬指出,人是習性的動物,甚至是習性的奴隸,若是沒有覺察的知覺,便容易淪落習性帶來的輪迴之中。她表示,「一位具有智慧禪的婦女,一定要先學會懂得用順風耳聽、用千里眼看,本身應該擁有般若的大智慧,懂得「妙觀察智」。當人家只看懂一步,自己卻可以看透千百步,讓事情可以處理得妥當圓滿,這就是禪的智慧。

摘自http://zenbuddhist.pixnet.net/blog/post/2426046

 

●身心舒壓禪—課後回想
阮曉佩/學術事務組
御竹園的環境幽雅,每次去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,很歡喜、很輕鬆、很自在。那裡的佛堂清淨又安詳,裡面供奉著「藥師琉璃光佛」,在佛堂禪坐很容易靜下心來,禪定的時間也比較長,如果有時候遇到身體不適,常常禪坐之後很快就恢復了。

我家小朋友也好喜歡去御竹園,每次去他總是興奮得在園區一直跑,也常主動說要幫忙掃葉子,有時候也會跟著禪坐一下;每次從御竹園回家之後,除了歡喜之外,性情會很穩定,也覺得他的智慧一次比一次增長。有一次回家之後,「我好幸福喔」成了他的口頭禪;讓我覺得無形之中,禪的力量在他身上造化。所以我們全家人都好喜歡去御竹園,因為讓我們的心靈好親近。


  
Q: 禪修對治病有幫助嗎?
A: 基本上,禪修對改善病情是有幫助的,但是患了急症時,還是一定要趕快就醫,千萬不要以為禪坐可以治病,因此延誤了醫治,小病變成大病,甚至把命送掉了。如果是慢性病,像是鼻子過敏、腎功能不太好…等等,就可以透過禪修的清淨力量,在禪定中相應宇宙本有的生命光,而慢慢得到改善。


美蓮老師諮詢信箱: zen.abc@msa.hinet.net

文章標籤

ASchan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●吾日三省吾身
禪修到一個階段(約三個月左右)以後,就要從各方面來自我檢討,比方身體健康有沒有改善?精神修養有沒有進步?智慧有沒有增長?人際關係是不是比以前好?處理事情是不是都能讓人滿意……。

對禪行者而言,這種檢討的功夫很重要。修行是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起來的。修行的層次越高,表現於外的行為就越平凡、越完美、越能讓人滿意;而不是讓人覺得怎麼越修脾氣越怪,或是越來越傲慢;這樣不但沒有進步,反而是退步。

摘自http://zenbuddhist.pixnet.net/blog/post/5735387

南港禪修會館-家聚

 

文章標籤

ASchan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●智慧的生活

修禪也可以增加智慧,使生活更為圓融。同時還會增進內心的修為,例如面對別人言語的刺激,不易受情緒的影響,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。不僅如此,修禪之後,對事物也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。

如果可以用禪的智慧來了解每個人的心,就可以化解分歧,取得共識。譬如政府訂定的法令規章,或是其他的市政規畫,都是經過眾人同意後才公布施行的,若是有人違反規定,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。反之,若是人人守法、守分,互相體諒,就能共同建造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;這就是禪的精神。

摘自http://zenbuddhist.pixnet.net/blog/post/22260061

文章標籤

ASchan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●吃素與心素 文/禪天下雜誌

「吃素」,以往都被視為是宗教上的戒律,是一種慈悲心的具體表現,因而有茹素戒殺的說法。在信仰之外,吃素近年來逐漸形成一種趨勢,不僅止於對健康的追求,更是保護環境、減少資源浪費的積極作為,隨著全球環保風潮的腳步,人們開始反躬自省,思索人、我與大地之間的關聯,體悟了人與自然合諧共存的正向意義。

在許多宗教團體中,吃素是修行很重要的戒律,但是,修行和吃素一定是畫上等號嗎?從修行的角度來看,「吃素」的身體比較清淨,吃葷則濁氣較重。但是,吃素並不是修行成就的絕對因素。

不論是吃葷或吃素,最重要的是「心素」,也就是心要清淨,清淨就是素,這是真正的「內持齋」,而不是只有表相的「外持齋」。

摘自禪天下第91期http://www.zencosmos.com.tw/web/topic/people/76-91/

文章標籤

ASchan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什麼叫做禪

禪在一般人的解釋是「靜、慮」--安靜、考慮。「慮」也可以解釋成反省,安靜的反省。但禪的意義不只限於一種安靜、反省的層次,禪是每天在心靈裡面能夠清淨、安詳、自在。廣義的來說,凡是存在於宇宙間的任何物質的精神,它的一切現象都是禪,所以有人說:行、住、坐、臥都是禪,道理在這裡。

摘自http://www.zen.org.tw/web/buddhist.php

文章標籤

ASchan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