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教養與仰角—親子關係 口述/黃淑姬 文/高毓霠
從事高中教職四十年多年的黃淑姬,是一位標準的職業婦女。面對現代女性必須扮演多重角色的甘苦有著深刻的感受。多年來,不論在職場、妻子或是母親的位置,她總秉持「禪的精神智慧」來經營及應對生命的各種挑戰課題。

「一心生萬法,當心能定下來,定中生智慧,便能從迷惘困境中超脫,甚至能輕鬆的釐清所有的事情,做好正確的取捨與決定。」她笑著說。「每件事情的發生,都有其考驗,不論是順考或是逆考,對於靈性都是一種成長。」她分享,透過禪修的轉化,不光是自身能以海闊天空的態度來圓滿事情,更因為善的磁場轉化,帶動了全家整體的改變。母親的起心動念,其實對一個家庭有著極大的影響力。她建議,可以從三個面向來強化職業婦女的正面能量。
印心佛法-禪與松

第一,就是要照顧自己的身體,她提到:「母親是沒有生病的權利。」一個家庭的精神支柱除了父親之外,母親也是很重要的角色。當母親生病,便會影響整體家庭正常的運作。一位母親不僅要擁有健康的身體,處理生命大小事務,其實都需仰賴極高智慧。如何擁有智慧,也與「心」脫離不了關係,因為心的清淨可以產生智慧的能量,不論自己擔任什麼樣的角色,秉持著清淨智慧的心,「凡事都能看得到、看得懂,還能看得透」,做起事來自然都能遊刃有餘。

黃淑姬強調,母親還要對生命具有真正了悟的態度,禪修可以讓腦靈活、心輕盈。「當心輕鬆,就沒病苦;當心輕巧,就不會爲我執、法執所困,自然而然可以掌握每個瞬間際遇,懂得把握當下!」她笑著說。面對工作、家庭、孩子,除了要具備傳統道德,也需要以現代化的生活觀,來經營家庭。

黃淑姬指出,人是習性的動物,甚至是習性的奴隸,若是沒有覺察的知覺,便容易淪落習性帶來的輪迴之中。她表示,「一位具有智慧禪的婦女,一定要先學會懂得用順風耳聽、用千里眼看,本身應該擁有般若的大智慧,懂得「妙觀察智」。當人家只看懂一步,自己卻可以看透千百步,讓事情可以處理得妥當圓滿,這就是禪的智慧。

摘自http://zenbuddhist.pixnet.net/blog/post/2426046

 

●身心舒壓禪—課後回想
阮曉佩/學術事務組
御竹園的環境幽雅,每次去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,很歡喜、很輕鬆、很自在。那裡的佛堂清淨又安詳,裡面供奉著「藥師琉璃光佛」,在佛堂禪坐很容易靜下心來,禪定的時間也比較長,如果有時候遇到身體不適,常常禪坐之後很快就恢復了。

我家小朋友也好喜歡去御竹園,每次去他總是興奮得在園區一直跑,也常主動說要幫忙掃葉子,有時候也會跟著禪坐一下;每次從御竹園回家之後,除了歡喜之外,性情會很穩定,也覺得他的智慧一次比一次增長。有一次回家之後,「我好幸福喔」成了他的口頭禪;讓我覺得無形之中,禪的力量在他身上造化。所以我們全家人都好喜歡去御竹園,因為讓我們的心靈好親近。


  
Q: 禪修對治病有幫助嗎?
A: 基本上,禪修對改善病情是有幫助的,但是患了急症時,還是一定要趕快就醫,千萬不要以為禪坐可以治病,因此延誤了醫治,小病變成大病,甚至把命送掉了。如果是慢性病,像是鼻子過敏、腎功能不太好…等等,就可以透過禪修的清淨力量,在禪定中相應宇宙本有的生命光,而慢慢得到改善。


美蓮老師諮詢信箱: zen.abc@msa.hinet.net

文章標籤

ASchan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●吾日三省吾身
禪修到一個階段(約三個月左右)以後,就要從各方面來自我檢討,比方身體健康有沒有改善?精神修養有沒有進步?智慧有沒有增長?人際關係是不是比以前好?處理事情是不是都能讓人滿意……。

對禪行者而言,這種檢討的功夫很重要。修行是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起來的。修行的層次越高,表現於外的行為就越平凡、越完美、越能讓人滿意;而不是讓人覺得怎麼越修脾氣越怪,或是越來越傲慢;這樣不但沒有進步,反而是退步。

摘自http://zenbuddhist.pixnet.net/blog/post/5735387

南港禪修會館-家聚

 

文章標籤

ASchan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●智慧的生活

修禪也可以增加智慧,使生活更為圓融。同時還會增進內心的修為,例如面對別人言語的刺激,不易受情緒的影響,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。不僅如此,修禪之後,對事物也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。

如果可以用禪的智慧來了解每個人的心,就可以化解分歧,取得共識。譬如政府訂定的法令規章,或是其他的市政規畫,都是經過眾人同意後才公布施行的,若是有人違反規定,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。反之,若是人人守法、守分,互相體諒,就能共同建造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;這就是禪的精神。

摘自http://zenbuddhist.pixnet.net/blog/post/22260061

文章標籤

ASchan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●吃素與心素 文/禪天下雜誌

「吃素」,以往都被視為是宗教上的戒律,是一種慈悲心的具體表現,因而有茹素戒殺的說法。在信仰之外,吃素近年來逐漸形成一種趨勢,不僅止於對健康的追求,更是保護環境、減少資源浪費的積極作為,隨著全球環保風潮的腳步,人們開始反躬自省,思索人、我與大地之間的關聯,體悟了人與自然合諧共存的正向意義。

在許多宗教團體中,吃素是修行很重要的戒律,但是,修行和吃素一定是畫上等號嗎?從修行的角度來看,「吃素」的身體比較清淨,吃葷則濁氣較重。但是,吃素並不是修行成就的絕對因素。

不論是吃葷或吃素,最重要的是「心素」,也就是心要清淨,清淨就是素,這是真正的「內持齋」,而不是只有表相的「外持齋」。

摘自禪天下第91期http://www.zencosmos.com.tw/web/topic/people/76-91/

文章標籤

ASchan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什麼叫做禪

禪在一般人的解釋是「靜、慮」--安靜、考慮。「慮」也可以解釋成反省,安靜的反省。但禪的意義不只限於一種安靜、反省的層次,禪是每天在心靈裡面能夠清淨、安詳、自在。廣義的來說,凡是存在於宇宙間的任何物質的精神,它的一切現象都是禪,所以有人說:行、住、坐、臥都是禪,道理在這裡。

摘自http://www.zen.org.tw/web/buddhist.php

文章標籤

ASchan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